29项生态环境行政许可事项已实现“一网通办”,在线办件数量年均超过3.5万件

  中国青年报记者:《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指出,实施生态环境信息化工程,加强数据资源的集成共享和综合开发利用。请问生态环境部在推进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将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哪些技术支撑?
 
  李红兵: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信息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已经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集约高效、规范有序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同样也是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的应有之义,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有力支撑。生态环境部一直高度重视、高位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从而使信息化的支撑保障作用大幅提升。
 
  工作进展突出体现在“五个新”:
 
  一是信息化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生态环境部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信息化“四统一、五集中”。四个统一就是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运维。五个集中就是数据集中、资金集中、人员集中、技术集中、管理集中。信息化基础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干部队伍数字素养明显提升,为协同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是信息化赋能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新提升。积极建设智慧高效的数字化治理体系,构建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集成生态环境、气象、水利、交通、电力等多源数据,形成环境质量、污染源、自然生态等九类数据资源,数据总量达到3.9个PB,打造生态环境信息化大系统,完成大气、行政许可、土壤、执法等40余个专题应用,实现“一图统揽、一屏调度”。持续深化空气质量保障和监督帮扶、水环境、污染地块、项目环评、排污许可、碳市场等基础数据空间展示和业务化应用场景开发,成功开辟执法监督线上战场,做到“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到哪里,信息化就覆盖到哪里。”
 
  三是信息化推动政务高效运转取得新进展。生态环境部大力推进数字机关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职能履行的流程优化、模式创新和效率提升,实现无纸化办公、移动办公,29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实现“一网通办”,在线办件数量年均超过3.5万件,好评率达到100%。
 
  四是信息化共享共用取得新成效。推动数据共享共用,建成各类主题库、专题库,向各地方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提供220余项数据资源共享服务;接入并综合开发利用人口、法人、气象、水利、电力等多源数据,数据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管理模式不断优化,为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领域综合研判、科学决策和精准监管提供了大数据支撑。
 
  五是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得到新加强。严格落实网络和数据安全责任制,加强信息安全防护,创建并实施信息通报、攻防演练、风险预警、应急处置等一系列网络安全联防联控机制,安全防护能力显著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也落实《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意见》做出的部署,紧紧围绕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加强数字技术应用,不断推动信息化与业务管理深度融合,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为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发挥积极作用。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